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中国社会科学论坛文集:新史料·新发现:中国与苏东关系

纸书售价: 76.8 纸书定价:¥96.0 电子书售价: 38.4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目录

第一部分 国际会议论文
第一篇 中苏关系的再探讨
中苏论战与中苏国家关系
一 中苏论战是中苏国家关系迅速恶化的产物
二 中苏论战是中苏两党两国意识形态分歧尖锐化的结果
三 中苏论战带来的不仅是中苏两国关系的恶化,还有中国国内指导思想的急剧变化
四 中苏论战给中苏两国关系带来的深远影响
中共党史研究中的中苏关系——以《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的编纂为例
一 中苏关系史的地位及其研究的兴起
二 编写中共党史时对国际问题和中苏关系问题的基本考虑
三 党史二卷对中苏关系的记述
四 若干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论冷战时期苏联与东欧关系中的中国因素(1949—1989)
一 中苏同盟时期(1949—1958)
二 中苏对抗时期(1958—1984)
三 缓和时期(1985—1989)
总结历史,面向未来——对中苏关系正常化的几点再认识
一 对国际形势做出准确判断,顺应时代潮流的战略决策
二 为改善大国关系而进行的成功实践
三 对两国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戈尔巴乔夫在中苏关系正常化中的作用
戈尔巴乔夫改变传统的对外战略,有利于改善中苏关系
戈尔巴乔夫为改善中苏关系采取了切实行动
戈尔巴乔夫访华,实现了两国两党关系正常化
第二篇 中国与东欧国家的关系:中国学者的研究
东欧国家苏联模式化中的中国因素
对中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适用于社会主义阵营关系的历史考察
一 “不平等”的苏东阵营关系
二 社会主义阵营国家间关系“新原则”提出的契机
三 社会主义阵营国家间关系“新原则”提出的经过
小结
中国对匈牙利事件的反应、对策及影响
一 密切关注波兰事件与中共代表团赴苏
二 苏联30日《宣言》实为一缓兵之计
三 30日晚中共代表团态度的转变
四 苏再次出兵目的在于腾出手来插手中东事务
1960年中保关系中的“亲华派”问题
一 保加利亚党内外亲华势力的形成和发展
二 保共把国内和党内社会问题都归咎为“亲华派”的活动
三 中保传统友好关系揭开新的一页
罗马尼亚与走向破裂的中苏关系——基于中罗两国档案资料的分析
酷暑与寒冬——中阿关系畸形发展期浅析王洪起/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一 平等基础上的中阿关系到“反修”意识形态基础上的中阿友谊
(一)苏联因素导致中阿关系升温
(二)中国“文化大革命”使中阿关系更加紧密
(三)阿党是世界上支持中国“文化大革命”的唯一执政党
二 中国对阿慷慨无私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援助”
三 阿党打着“反对帝修反”的旗号恶化中阿关系
(一)美国因素导致中阿关系降温
(二)霍查的国际共运领袖欲膨胀
四 “斗米成亲,石米成仇”
五 中阿关系破裂
六 中阿关系逐渐恢复正常
结束语
从“狐狸”到朋友:论1980年代中国对“东欧五国”政策
一 历史的遗产
二 艰难的解冻
三 化“狐狸”为朋友
中国与华沙条约组织
一 中国的安全利益和它对华约组织的支持
二 分歧的出现和中国终止参加华约组织的活动
三 走向分裂
结语
第三篇 中国与东欧国家的关系:外国学者的研究
冷战后半期中匈关系的架构
中国的考虑
苏联控制的加紧
对华政策四份文件中反映出的匈牙利的考虑中国自我孤立的几年(1965—1969)
中国“开放”政策的第一阶段(1969—1979)
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初几年(1979—1982)
中匈关系正常化之路(1982—1987)
从保加利亚档案文件看中苏关系背景下的保中关系(1949—1989)
从1956年事件、中苏分裂和维护亚洲的和平努力看中波关系(1950—1970)
The Sino-Polish Maritime Ties and Peacekeeping on the Korean Peninsula(1949-1956)
The Polish October 1956 and Its Aftermath:Poland,China,and the Soviet Union
Staying on the Sidelines:Poland and the Sino-Soviet Differences(1957-1961)
Poland's Mediating Efforts in the Sino-Soviet Split(1960-1964)
Gomułka,the Vietnam War,and the“Interkit”:Unintended Consequences(1965-1970)
Conclusion
新东方政策与中苏对抗:中国的两德政策从东德转向西德倾斜(1969—1974)
1969 to 1971:Identifying the“Intermediate Zone”
Offering the GDR a Rescue from a“Global Munich”
1972:Shifting Priorities to the“Second Intermediate Zone”
Turning the Tables on Europe:Pushing the“Polar Bear”
Conclusion
中国:阿尔巴尼亚最后的盟友——源自阿尔巴尼亚档案的新观察
中苏分裂后保加利亚与东欧对华政策的协调(1960—1989)
中国如何学习和超越匈牙利改革模式?结构性原因的分析
Self-similarities of party-states
Structural background of the different operation of party-states
Deviations in the sequenceand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in Hungary and China
Conclusions
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之间的中南关系和广义的冷战(1950—1970)
第二部分 延展阅读
Romanian-Chinese Relations
我与周恩来总理的交往——访罗马尼亚前驻华大使罗明
中国与苏联东欧经济转轨的异同
20世纪80年代苏中关系正常化与苏联研究中国改革经验的开端
阿富汗战争对中苏关系的影响
一 苏联出兵阿富汗前的中苏阿三方战略态势
(一)中国借助《中阿边界条约》防御两面受敌
(二)“亚安体系”将阿富汗拉入中苏对抗的战略版图
二 苏联出兵阿富汗后中苏关系的进一步敌对与走向正常化
(一)中苏关系的进一步敌对
(二)中苏关系走向正常化
中波友谊长河中的一座小桥——波兰的“哈尔滨人”
一 波兰“哈尔滨人”的由来
二 “显克维支”学校
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波兰“哈尔滨人”
四 传播中国文化,成立波兰“哈尔滨人”俱乐部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