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话本小说与诗词关系研究

纸书售价: 47.2 纸书定价:¥59.0 电子书售价: 23.6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话本小说体制演化与诗词的引入
第一节 话本小说体制前源的诗词引入
一 散文叙事引诗从诗歌偶入子史之书开始
二 话本小说散韵结合形制移植自变文
三 话本小说“诗”与“事”结合方式受本事诗、诗话启发
第二节 宋元话本体制确立与“有诗为证”的程式化
一 形成中的宋元话本体制
二 有奠基作用的诗词引入方式
三 诗话式“诗”与“事”结合方式的应用
第三节 明末拟话本体制完善与引诗的成熟
一 成熟的体制及引入诗词功能的完备
二 创作实践:靠拢体制,处处以诗为证
三 明末拟话本体制调整与引入诗词的微调
第四节 明末清初拟话本体制变异与引诗的失范
一 编创者对头回作用的思考与分回的尝试
二 创作实践:破体为文,无须以诗为证
三 体制变异中的异军:引诗自成一派
第二章 话本小说编创方式与诗词的引入
第一节 程式化:据事改编宋元话本的诗词引入
一 “随意据事演说”的宋元话本
二 “吐谈万卷曲和诗”的来源
三 “状以骈俪、证以诗歌”的编创手法
四 捏而不合:宋元话本诗词引入特点
(一)调整与挪用:情节需要与作者的错会扭合
(二)想象与整合:特定情景与诗串的魅力
(三)重复与雷同:只为方便需要
第二节 整饬化:改编向独创过渡拟话本的诗词引入
一 改编向独创过渡的编创方式
(一)改编的历史必然性
(二)改编向独创过渡的三种加工形式
(三)改编向独创过渡的表现
二 增、删、改、易的旧篇诗词改造手段
三 补充完整:加工素材的诗词引入手段
(一)素材加工与诗词捏合概述
(二)举例分析素材加工与诗词捏合
第三节 个性化:独创话本小说的诗词引入
一 无素材依傍的独创话本小说
二 独创话本小说诗词引入的变化
三 独创话本小说诗词引入的特点
(一)诗词个性化是文人创作个性化的结果
(二)明讲“道”“理”、暗藏“情”“色”诗词的引入
(三)小说观念改变而诗词地位未变
第三章 话本小说叙事方式与诗词的引入
第一节 抒情性诗赋如何融入叙事性小说
一 诗歌具有“事”的因素是入小说的前提
二 赋手法之引入与转用
三 艳情与体貌描写之引入与消化
四 民间俗词曲子之化用
五 回目叙事功能的形成与诗化
第二节 多赋赞:用于描写、抒情
一 散文叙述与诗词描写、抒情相结合
二 描写对象
(一)出场定型的人物
(二)形形色色的场景
(三)特定的时空环境
三 描写手法
(一)假设对问引赋赞
(二)散韵结合、以韵为主的诗化描写
(三)全知视角总览、间以视角转换以增强真实感
四 以韵文为主描写的意义
第三节 多近体诗:用于评论
一 评议对象
(一)臧否人物
(二)总体评价
(三)暂停与评议
二 评议手法
(一)散韵结合的外在形式
(二)“事件+诗歌”的内在形式
(三)全知全觉的评论视点
第四节 多签词偈语:用于情节设置
一 诗词用于停顿、情节单元划分
二 诗词活动构成叙述事件
(一)吟诗题词是人物活动的一部分
(二)“以诗招亲”是话本小说重要情节
(三)纯粹铺排联诗唱和活动
三 诗词成为生发故事的结构核、线索
四 预兆型诗词是设置悬念的重要手段
第四章 话本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与诗词的引入
第一节 叙事模式转型时诗词引入的趋势
一 诗性渐失:用于描写抒情的诗词缺失
二 补史征实:用于议论的诗词增加
(一)从“有诗为证”到“经云子曰”:《型世言》的转型特征
(二)“诗以言志”:《醉醒石》等小说的转型特征
三 有“我”无“诗”:叙述者、叙述视角的转型
第二节 内引诗词增加与模式化情节
一 “以诗为媒”的模式化情节设置
二 借诗发端的戏剧化情节设置
三 “设问+诗偶”的过渡套语新模式
第三节 外引诗词缺失与叙事笔记化回归
一 以散代韵,冲淡情节
二 无诗为证的笔记化叙事
三 散文议论代替散韵结合模式
第五章 话本小说文本变易与诗词的引入
第一节 随意删削:选本的诗词引入
一 “三言”、“二拍”系列选本的诗词修改
二 主题选本的诗词修改
三 西湖系列选本的诗词修改
四 选本诗词处理方法及其评价
(一)选本诗词处理与其思想体例相一致
(二)选本诗词处理与文人化、劝诫意味加深有关
(三)选本诗词处理与成书方式、商业利益追求有关
第二节 各行其是:同题改编的诗词引入
一 简化雅化:话本同题改编的诗词处理
(一)不同时代或不同作家改编
(二)翻案改编
(三)《八段锦》与《一片情》、《古今小说》引诗比较
二 添诗作戏眼:改编成传奇戏曲的诗词处理
第三节 不可复制的“有诗为证”:海外翻案的诗词引入
一 话本小说海外传播、翻案概览
二 暗度陈仓:日本翻案的诗词引入
(一)都贺庭钟与上田秋成翻案话本小说的诗词引入
(二)日本其他小说引入诗词传统
三 买椟还珠:朝鲜与韩国、越南翻案的诗词引入
结语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