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思想政治教育超越论

纸书售价: 44.0 纸书定价:¥55.0 电子书售价: 55.0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目录

导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核心概念界定
三 相关研究综述
(一)关于人的超越性存在的研究
(二)关于教育(德育)超越的研究
(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超越的研究
(四)国外的相关研究
(五)现有研究的简要评析
四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五 基本架构与分析方法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二)研究的基本方法
(三)研究的重难点、创新点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超越的内涵分析
一 超越的内涵解读
(一)词源考察
(二)哲学辨识
二 思想政治教育超越的多重意涵
(一)受教育者的超越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超越功能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超越发展
三 思想政治教育超越的本质
(一)本质求取的本体论视角
(二)思想政治教育超越的本质即受教育者的超越发展
四 思想政治教育超越的本体维度及特征
(一)基本维度
(二)主要特征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超越发展的基础理论
一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
(二)人的全面发展与超越发展
二 主观能动性理论
(一)主观能动性理论的经典论述
(二)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超越发展
三 社会跨越理论
(一)社会跨越理论的形成发展
(二)社会跨越发展与受教育者的超越发展
四 实践生成理论
(一)实践生成理论的主要观点
(二)人的实践生成与超越发展
五 矛盾转化理论
(一)矛盾转化理论的经典论述
(二)受教育者超越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及其转化
六 质量互变规律
(一)质量互变规律的论述与运用
(二)受教育者超越发展过程中的质量互变
第三章 人与社会超越发展的思想文化资源
一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超越思想
(一)儒家的现实主义超越
(二)道家的浪漫主义超越
(三)佛教的虚无主义超越
(四)比较与启示
二 西方人学理论中的超越思想
(一)古希腊理性人本超越
(二)中世纪神学宗教超越
(三)近代理性主义超越
(四)现代非理性主义超越
(五)哲学人类学超越
(六)比较与借鉴
第四章 受教育者超越发展的多维透析
一 从现实到理想
(一)适应现实
(二)面向未来
(三)实现理想
二 从自我到社会
(一)克服自我中心
(二)增强社会意识
(三)内化社会规范
(四)发展社会关系
三 从自发到自觉
(一)克服经济自发
(二)增进道德自觉
(三)形成政治自觉
(四)增强文化自觉
四 从时间到空间
(一)超越发展的时间尺度
(二)超越发展的空间维度
五 从他育到自育
(一)先导的社会教育
(二)关键的自我教育
六 从思想到行为
(一)思想能力的提升
(二)行为能力的飞跃
第五章 受教育者超越发展的过程与规律
一 受教育者超越发展的主体性过程
(一)心理活动层面
(二)社会行为层面
二 受教育者超越发展过程的矛盾体系
(一)基本矛盾
(二)具体矛盾
三 促进受教育者超越发展的过程规律
(一)社会主导
(二)内在驱动
(三)互动共进
四 促进受教育者超越发展的施教过程
(一)把握超越发展的现实状况
(二)制定超越发展的具体目标
(三)实施超越发展的全面引导
(四)开展超越发展的过程评估
第六章 促进受教育者超越发展的路径与方法
一 激发超越发展的精神动力
(一)加强自我教育,廓清超越发展的愿景
(二)建构精神家园,奠立超越发展的精神寓所
(三)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育超越发展的信念智慧
二 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一)批判性思维对于受教育者超越发展的意义
(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批判性功能
(三)阐扬马克思主义的超越思想和超越性特征
三 把握超越发展的社会限度
(一)政治发展程度与受教育者的超越发展
(二)经济发展水平与受教育者的超越发展
(三)文化发展状况与受教育者的超越发展
四 实施受教育者超越发展的时空观
(一)引导受教育者树立超越发展的时间价值观
(二)聚焦受教育者三度空间的超越发展
五 构建受教育者超越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
(一)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二)加强社会思想政治教育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超越发展
一 思想政治教育者超越发展的内涵
二 思想政治教育者全面的职业素质要求
三 关注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中的问题
四 思想政治教育者超越发展的实践取向
(一)“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取向
(二)“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实践要求
(三)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公共性”
第八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超越发展
一 优化学科建设的目标体系
(一)确立“政治化、人文化、生活化”的目标层级
(二)统分意识形态建设与人文认知教育的双重功能
二 明晰学科建设的方向
(一)着力凸显学科建设的社会化取向
(二)不断提升学科的科学化水平
(三)大力锻造学科发展的制度化支撑
三 深化学科的理论发展
(一)开展元理论研究
(二)加强思想行为的预测与研究
(三)推进跨学科研究
(四)加强理论争鸣
四 推进学科发展的公共转型
(一)增强协同创新能力
(二)完善社会实践路径系统
结语 超越性思维与思想政治教育再认识
一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不存在所谓的范式转型
二 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兼具意识形态与人文认知的双重功能
三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争是学科想象力不足的典型表现
四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政治之学、人本之学和未来之学的统一
参考文献
后记 自言自语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