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简明中国百科全书

纸书售价: 34.0 纸书定价:¥34.0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目录

出版说明
第一编 国土与人民
第一章 地理位置、行政区域
第一节 地理位置
第二节 行政区域
第二章 人口、语言
第一节 人口
第二节 语言
第三章 地理地形与地质结构
第一节 地理地形
一 中国的阶梯形地形
二 山区
三 平原
四 盆地
五 沙漠和戈壁
第二节 地质构造
一 中国大地构造位置及地势特征
二 中国的地台区
三 中国的地槽区
四 中国东部陆缘海盆及边缘海盆
五 中国的深断裂
六 中国板块构造概况
第四章 土壤、水、气候
第一节 土壤
一 土壤分布的特点
二 主要土壤类型
三 土壤地理区域
第二节 水
一 河流
二 湖泊
三 海洋
四 地下水
第三节 气候
第五章 矿产资源、植被、动物
第一节 矿产资源
一 勘探矿产资源简况
二 各类矿产资源
第二节 植被
一 植被的地理分布规律
二 主要林区概况
三 其他植被
第三节 动物
一 动物地理区划
二 陆栖脊椎动物生态地理群
三 水生动物
第六章 环境保护与自然保护区
第一节 环境保护
一 中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
二 中国环境保护的成就及经验
三 中国的环境保护管理机构与法制建设
四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对策
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
一 以保护完整的综合自然生态系统为目的的自然保护区
二 以保护某些珍贵动物资源为主的自然保护区
三 以保护珍稀孑遗植物及特有植被类型为目的的自然保护区
四 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
五 以保护特有的地质剖面及特殊的地貌类型为主的自然保护区
六 以保护沿海自然环境及自然资源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
第七章 各大行政区经济地理概况
第一节 华北区
北京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天津市
第二节 东北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第三节 华东区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台湾省
江西省
山东省
第四节 中南区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第五节 西南区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第六节 西北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第二编 历史
第一章 中国古代史(远古~1840)
第一节 原始社会
一 原始人群
二 氏族公社
第二节 奴隶社会
一 奴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夏、商
二 奴隶制社会的继续发展——周
三 奴隶社会的瓦解——春秋时期
四 奴隶社会的文化
第三节 封建社会
一 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战国、秦、汉
二 封建国家的分裂与民族大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 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
四 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
五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明清(鸦片战争前)
第二章 近代史(1840~1918)
第一节 鸦片战争
第二节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三节 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
一 洋务活动
二 中法战争
三 中日甲午战争
第四节 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
一 戊戌变法
二 义和团运动
第五节 辛亥革命
第六节 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第三章 现代史(1919~1949)
第一节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一 “五四”运动
二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第二节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一 国共合作的实现
二 革命运动高涨
三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四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
第三节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一 武装起义与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二 “围剿”和反“围剿”的斗争
三 文化战线上“围剿”和反“围剿”的斗争
四 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五 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六 南京国民党政府统治下的中国经济
第四节 抗日战争
一 全国抗日战争爆发
二 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
三 打退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高潮
四 整风运动与大生产运动
五 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化教育事业
六 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五节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一 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二 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
三 三大战役的胜利
四 新中国的诞生
第四章 当代史(1949~ )
第一节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
一 全国大陆统一,实现各族人民大团结
二 没收官僚资本,恢复国民经济
三 开展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和“三反”、“五反”运动
第二节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
一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二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建设胜利完成
三 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四 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第三节 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前进的十年(1957~1966)
一 整风运动和反右扩大化
二 全国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三 庐山会议上错误的“反右倾”斗争
四 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和七千人大会
五 平定西藏上层反动分子发动的叛乱
六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七 苏联片面撕毁和中国签订的合同,撤走专家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十年(1966~1976)
一 第一阶段,从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到1969年4月中共九大的召开
二 第二阶段,从中共九大到1973年8月中共十大
三 第三阶段,从中共十大到1976年10月
四 十年内乱中的经济
第五节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1976~ )
一 中国共产党举行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 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和在农村开始进行改革
三 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四 实施新宪法
五 六届人大的召开
六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七 第六个五年(1980~1985)计划胜利完成
八 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九 七届人大的召开
十 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和七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第五章 中国著名的历史人物(以出生年先后为序)
老子
孔子
孙武
墨子
孟子
庄子
屈原
荀子
韩非
李冰
秦始皇
汉高祖
陈胜
汉武帝
司马迁
张骞
张衡
张仲景
曹操
诸葛亮
王羲之
祖冲之
贾思勰
唐太宗
玄奘
松赞干布
武则天
吴道子
李白
杜甫
韩愈
白居易
黄巢
王惟一
司马光
王安石
沈括
苏轼
李清照
岳飞
朱熹
辛弃疾
成吉思汗
忽必烈
关汉卿
文天祥
明太祖
宗喀巴
郑和
李时珍
戚继光
徐光启
李自成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郑成功
康熙
乾隆
曹雪芹
林则徐
龚自珍
曾国藩
左宗棠
洪秀全
李鸿章
慈禧太后
张之洞
严复
张謇
康有为
袁世凯
詹天佑
齐白石
谭嗣同
孙中山
蔡元培
章炳麟
梁启超
黄兴
陈嘉庚
沈钧儒
廖仲恺
秋瑾
陈独秀
鲁迅
马寅初
冯玉祥
汪精卫
李济深
朱德
蒋介石
李大钊
李四光
竺可桢
胡适
郭沫若
刘伯承
毛泽东
宋庆龄
梅兰芳
徐悲鸿
茅盾
贺龙
叶剑英
彭德怀
刘少奇
周恩来
闻一多
老舍
张大千
李公朴
陈毅
罗荣桓
冼星海
林彪
孙冶方
华罗庚
夏鼐
蒋经国
聂耳
胡耀邦
邓稼先
第六章 考古学与重要考古发现
第七章 中国史大事纪年
第三编 社会政治结构和法律制度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第二节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
第四节 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第二章 宪法
第一节 共同纲领和前三部宪法
一 共同纲领
二 1954年宪法
三 1975年宪法
四 1978年宪法
第二节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一 1982年宪法的基本精神
二 关于国家制度的规定
三 关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一节 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组成、任期和会议制度
二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三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性质、组成及会议制度
四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
五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性质、组成和任期
六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第三节 国家主席
一 四个宪法中关于设置或不设置国家主席的不同规定
二 现行宪法中关于国家主席职权的规定
第四节 国务院
一 国务院的性质、组成及任期
二 国务院的职权
三 国务院所属部门和机构及其工作职责
第五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
第六节 地方各级行政机构
第四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政党、人民团体
第一节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一 性质、职能和发展历程
二 七届政协确定的政协的六项任务
三 政协的全国机构和地方机构的组成和任期
第二节 政党
一 中国共产党
二 民主党派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中国民主同盟
中国民主促进会
中国农工民主党
中国致公党
中国民主建国会
九三学社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第三节 人民团体
中华全国总工会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
中国工商业联合会
第五章 立法与司法
第一节 立法工作
一 立法权和立法提案权
二 10年改革以来立法工作的进展
三 当前立法工作的重点
第二节 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
一 人民法院
二 人民检察院
三 公安机关
四 公、检、法机关的任务和工作关系
第三节 审判制度、人民调解
一 审判制度
二 人民调解委员会
第四节 律师、公证
一 律师
二 公证
第五节 劳动改造、劳动教养、工读学校
一 劳动改造
二 劳动教养
三 工读学校
第六节 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
一 社会治安状况
二 综合治理的提出
三 打击犯罪
四 预防犯罪
第四编 国民经济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中国经济的历史背景
一 古代经济
二 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
三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第二节 三年恢复(1949~1952)
一 新政权面临的严重困难
二 废除帝国主义特权,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和发展国营经济
三 实行土地改革,将个体经济引向互助合作的道路
四 统一财政经济,稳定物价,调整工商业
五 改组、恢复、发展经济取得了完满成果
第三节 五年创业(1953~1957)
一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第一个五年计划
二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四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五 打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六 经济体制和管理体系初步形成
第四节 八年曲折(1958~1965)
一 探索的丰硕成果
二 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提出和实践
三 国民经济的第一次调整
第五节 十年动乱(1966.5~1976.10)
一 经济组织体系的瘫痪和瓦解
二 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三 经济建设被破坏和经济效益的衰减
四 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力挽狂澜
五 亿万人民的奋斗成果
第六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1976~ )
一 “左”倾错误的继续
二 历史性的转折
三 调整国民经济
四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战略
五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目标
六 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完成,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七个五年计划
七 经济体制的新模式
八 对外开放是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
第七节 近40年(1949~1987)的光辉成就
一 国民经济以较高的速度发展
二 社会再生产能力得到很大加强
三 生产力布局有了相应的调整
四 经济效益有了明显的提高
五 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有了较大的提高
第八节 经济结构的演变及现状
一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二 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积累与消费
三 产业结构
第九节 每天的经济生活动态和平均每人的经济水平
第二章 经济体制改革
第一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历程
第二节 改革引起经济体制的深刻变化
一 在所有制结构方面
二 在经济单位自主权方面
三 在市场体系方面
四 在内外经济联系方面
五 在宏观经济管理方面
第三节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一 改革的理论依据
二 改革的性质
三 改革的蓝图
四 改革的基本经验
第三章 农业
第一节 历史的回顾
一 旧中国的农业
二 新中国农业的发展
第二节 伟大的转折和农业的新发展
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振兴农业开辟了道路
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的新发展
第三节 新的农村经济政策和农村体制的改革
一 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政策
二 农村体制改革
第四节 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一 水利建设和水土保持
二 土壤改良
三 有机肥与无机肥并重
四 品种改良
五 病虫害防治
六 水产品的捕捞与养殖技术的改进
七 农业机械的应用
八 气象事业的发展
第五节 进一步改革农村经济体制
一 实行多种所有制结构
二 完善与发展农村的合作经济
三 建立比较完善的市场调节机制
第六节 研究和制定农业科技政策
第四章 工业经济
第一节 概述
一 新中国工业生产建设过程
二 新中国工业生产建设的成就和现状
三 中国的目标是实现工业现代化
第二节 工业的管理体制
一 扩大工业企业自主权
二 全面推行工业经济责任制
三 实行利改税
四 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开,搞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
五 改革部门管理体制,向行业管理过渡
第三节 工业的部门结构
一 建立起部门比较齐全的工业结构
二 工业主要部门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三 轻重工业比例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四 轻重工业内部的比例关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第四节 工业的地区布局
一 旧中国工业的地区布局极不合理
二 新中国建立后,注意工业的合理分布
三 新中国工业布局的成就
第五节 工业的技术进步
一 工业技术进步的过程
二 工业技术进步的主要成就
第六节 重要工业部门的概况
冶金工业
化学工业
机械工业
电子工业
建筑材料工业
纺织工业
轻工业
食品工业
第五章 交通运输
第一节 铁路运输
一 发展概况和现状
二 管理体制和机构
三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展望
第二节 公路运输
一 发展概况和现状
二 管理体制和机构
三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展望
第三节 内河运输
一 主要内河和内河港口
二 内河客货运输
三 管理体制和机构
四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展望
第四节 沿海运输
一 发展概况和现状
二 管理体制和机构
三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展望
第五节 远洋运输
第六节 民用航空运输
一 发展概况和现状
二 管理体制和机构
三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展望
第七节 管道运输
一 发展概况和现状
二 管理体制和机构
三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展望
第六章 能源资源与能源工业
第一节 能源资源及其评价
一 煤炭资源
二 石油资源
三 水能资源
四 核燃料资源和新能源资源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能源工业发展的成就
一 概述
二 煤炭工业
三 石油工业
四 电力工业
五 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第三节 能源的消费状况
一 能源消费量及其构成
二 能源供应的短缺及其原因
第四节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
一 对能源需求的预测
二 “七五”期间能源工业发展目标和措施
三 能源的节约
第七章 邮电通信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邮政与电信的经营管理
一 邮政通信方面
二 电信通信方面
第三节 发展目标
一 电信方面
二 邮政方面
三 邮电科研与生产
第八章 商业、服务业
第一节 中国商业发展概述
一 古代商业
二 近代商业
三 当代商业
第二节 中国商业的经营方式
一 商品分级管理制度
二 农副产品收购
三 工业品收购
四 商品供应方式
第三节 中国商业企业的类型
一 专业公司
二 批发商业企业
三 零售商业企业
四 贸易货栈
五 贸易中心
第四节 饮食、服务业
一 饮食、服务业的概述
二 饮食、服务业的发展方向
三 发展饮食、服务业的途径
第五节 商业、服务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一 实行“政企分开”,增强企业活力
二 实行经营责任制
三 实行按商品分工、城乡通开的新体制
四 实行横向联合
五 批发商业的改革
六 零售商业的改革
七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改革
第六节 中国商业、服务业的发展前景
一 商业、服务业发展的目标
二 实现商业、服务业发展目标的措施
第九章 企业
第一节 概述
一 旧中国的企业遗产
二 新中国企业的现状
第二节 中国企业的所有制类型
一 全民所有制企业
二 集体所有制企业
三 个体所有制企业
四 合资经营企业
五 纯外资企业
第三节 中国工业企业的规模划分
第四节 国家对企业的管理
一 国家管理企业的职能
二 国家管理企业的形式
三 国家管理企业的部门
四 国家对企业管理的内容
五 国家对企业管理的改革和发展
第五节 企业的领导制度
一 党委领导下的厂长(经理)负责制和党委领导下的职工代表大会制
二 厂长负责制
第六节 企业的经营管理
一 计划管理
二 技术管理
三 劳动管理
四 物资管理
五 财务、成本管理
第七节 企业资金
一 固定资金
二 流动资金
三 专用基金
第八节 中国企业中的政党和群众团体
一 政党
二 群众团体
第十章 城市建设
第一节 城市的类型和概况
一 城市类型
二 城市概况
第二节 城市规划
第三节 市政公用事业
一 城市供水
二 城市排水及污水处理
三 城市燃气
四 城市集中供热
五 城市公共交通
六 市际交通
七 城市道路
八 城市防洪
九 城市环境卫生
第四节 城市住宅建设
第五节 新兴城市
第六节 从地震废墟中建设起来的新唐山
第七节 城市绿化和园林建设
一 城市绿化
二 园林建设
第十一章 财政金融
第一节 概述
一 旧中国的财政金融
二 新中国财政体系和财政成就
第二节 中国财政管理和体制改革
第三节 新中国金融事业的成就和体制改革
一 以多种形式筹集资金,支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二 金融管理体制的初步改革
三 积极为农村经济服务,推动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四 促进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
第四节 中国的金融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第五节 国际金融管理
一 外汇管理
二 汇率管理
三 国际结算
四 国际信贷管理
五 国际信托投资管理
第六节 审计工作
第七节 中国的保险事业
第十二章 价格和物价管理
第一节 新中国物价概况
第二节 价格管理机构
一 价格管理机构的设置
二 价格管理的职权划分
第三节 价格管理形式
一 对少数与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关系重大的工农业产品实行国家定价
二 部分工业品实行以国家定价为基础的浮动价格
三 部分农副产品恢复议购议销,实行议价
四 日用工业品中的小商品分期分批地实行工商企业协商定价
五 恢复和发展城乡集市贸易,实行自由价格
第四节 价格的监督检查
第五节 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体制的改革
一 原有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体制不合理的状况
二 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体制的改革
第十三章 劳动与工资
第一节 劳动力的基本状况
一 劳动力资源
二 劳动力构成
三 职工队伍状况
第二节 劳动与工资的管理
一 管理的组织
二 劳动工资管理任务
第三节 城镇劳动就业方针
一 “包下来”就业方针的形成
二 “包下来”方针实施上的失误
三 “三结合”就业方针
四 初步冲击“固定工”制,实行“劳动合同制”
五 再次冲击“固定工”制,实行择优上岗,优化劳动组合办法
第四节 用工制度
第五节 工资制度
一 工资制度的建立
二 工资政策
三 工资管理体制
四 国营企业的工资制度
五 集体企业的工资分配制度
六 中外合资企业的工资制度
七 私营企业的工资制度
八 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
九 职工工资增长情况
第六节 职工的福利制度
第七节 职工劳动保护
一 劳动保护制度的建立
二 劳动保护政策
三 劳动保护的主要制度
第八节 职业技术培训
一 职业技术培训工作的基本方针
二 职业技术培训的类别
第十四章 计划生育和人口政策
第一节 新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
一 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巨大变化
二 人口类型变动因素的分析
三 城乡人口再生产变化的特点
四 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
第二节 中国的人口政策
一 制定现行人口政策的客观依据
二 一般地区的人口政策
三 少数民族人口政策
第三节 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一 设置专职的工作机构,培训和提高计划生育干部队伍
二 加强宣传教育活动,使实行计划生育逐渐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 普遍实行鼓励措施,推动计划生育工作
四 免费供应避孕药具,免费施行绝育手术,科学技术工作有所发展
五 做好妇幼保健工作,解决老有所养问题,消除后顾之忧
六 开展了计划生育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十五章 旅游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旅游资源
一 天然旅游资源
二 人文旅游资源
第三节 部分旅游地区简介
一 部分重点风景名胜区
二 部分重点旅游城市
第五编 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关系
第一章 对外贸易
第一节 对外贸易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第二节 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方针政策
第三节 对外贸易的方式
现汇贸易
记帐贸易
补偿贸易
加工贸易
租赁贸易
合资经营、合作经营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
第四节 对外贸易的管理体制
外贸体制改革总的要求
外贸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
第五节 对外贸易的管理体系
一 政府主管机构
二 民间团体
第六节 对外贸易企业
第二章 对外经济关系
第一节 利用外资,引进技术
一 对外经济关系发展概况和主要成效
二 政策原则和管理办法
第二节 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港口城市
一 广东、福建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二 经济特区
三 沿海开放港口城市
第三节 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国际援助
一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
二 国际援助
第四节 国际收支和外汇管理
一 国际收支
二 外汇管理
第三章 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展望
第六编 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第一章 人民生活
第一节 解放前后人民生活的鲜明对比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与发展过程
一 全国居民的平均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
二 全国人均实物消费量有很大增长,居民膳食的营养构成明显改善
三 “恩格尔系数”逐步下降
四 全国居民的购买力有很大提高
五 全国居民的生活质量有很大提高
第三节 城镇居民家庭收支状况
一 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水平的变化和生活的改善
二 城镇居民收入的分布差别
三 80年代城镇职工收入的增长速度与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的比较
第四节 农民家庭收支状况
一 农民家庭收入水平的变化
二 农民家庭收入结构的变化
三 农民家庭生活的改善
四 农民收入的分布差别
第五节 人民生活的消费结构
一 现状
二 简要的分析
第六节 吃、穿、用、住、行状况
一 吃
二 穿
三 用
四 住
五 行
第二章 社会保障
第一节 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险
第二节 集体所有制、私营、中外合营及外资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险
一 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险
二 私营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险
三 中外合营企业与外资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险
第三节 职工保险福利费用的支出状况
第四节 农村劳动者(包括乡镇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险
第五节 残疾人的社会保障
第六节 城市孤寡老人和孤儿的社会保障
第七节 退休老人的生活
第八节 职工的疗养和休养
第三章 展望
第七编 武装力量
第一章 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与发展
第一节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国工农红军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新四军
第三节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第四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第二章 军事领导机构
第三章 军种与兵种
第一节 陆军
第二节 海军
第三节 空军
第四节 战略导弹部队
第四章 军事院校与研究机构
第五章 军事训练
第六章 军队政治工作
第一节 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和原则
第二节 军队政治工作的制度和机构
第三节 军队政治工作的作风、方法和内容
第七章 军队群众工作
第一节 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第二节 抢险救灾
第三节 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第八章 军队后勤工作
第九章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第十章 民兵
第十一章 兵役制度
第一节 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制度
第二节 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制度
第三节 军衔制度
第四节 文职干部制度
第五节 退役军人的安置
第十二章 国防科技与国防工业
第十三章 国防现代化
第八编 教育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古代教育
第二节 近代、现代教育
第三节 当代教育
第二章 小学、中学和高等教育
第一节 小学教育
第二节 中学教育
第三节 高等教育
第三章 职业技术教育
第四章 幼儿、成人和特殊教育
第一节 幼儿教育
第二节 成人教育
第三节 特殊教育
第五章 师资培训、教育科研和对外交流
第一节 师资培训
第二节 教育科研
第三节 对外交流
第六章 教育改革和教育事业的展望
第九编 科学技术
第一章 历史的回顾
第二章 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方针与战略
第一节 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方针
一 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并且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二 着重加强生产技术的研究,正确选择技术,形成合理的技术结构
三 加强工农业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开发和科研成果的推广工作
四 保证基础研究在稳定的基础上逐步有所发展
五 把学习、消化和吸收外国科学技术成就作为发展中国科学技术的重要途径
第二节 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
一 用新兴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形成系统、配套的改造传统产业的科技能力
二 量力而行地有选择地开发高技术,为形成新兴产业服务
三 大力开发和推广适用配套的技术,为振兴地方经济服务
四 加强对那些于国民经济发展有深远影响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支持
第三章 科学技术主要成就
第一节 科学考察
第二节 基础理论
第三节 农业科技
第四节 工业技术
第五节 交通运输技术
第六节 医疗技术
第七节 科研设施
第四章 新兴技术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第一节 电子学与计算技术
第二节 通信技术
第三节 生物技术
第四节 新材料
第五节 航天技术
第六节 遥感技术
第七节 激光技术
第八节 同位素与辐射技术
第九节 超导技术
第五章 科学技术机构、队伍和重要设施
第一节 科学技术机构
第二节 科学技术队伍
第三节 重要科技设施
第六章 科学技术体制改革
第七章 对外科学技术合作与交流
第八章 展望
第一节 到本世纪末科技主要任务
第二节 “七五”计划期间科技主要任务
一 行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和装备
二 重点产品开发
三 新兴技术领域
四 社会发展
五 组织实施“星火”计划
六 组织实施“火炬”计划
第十编 哲学社会科学
第一章 历史的回顾
第二章 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主要成就
一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二 哲学
三 经济学
四 历史学
五 文学
六 语言学和文字学
七 法学和政治学
八 军事学
九 社会学
十 民族研究
十一 宗教研究
第三章 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交流
第四章 哲学社会科学的专门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
第五章 展望
第十一编 医药卫生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医疗卫生网与爱国卫生运动
第三章 公共卫生
第一节 劳动卫生
第二节 环境卫生
第三节 食品卫生
第四节 学校卫生
第四章 妇幼卫生
第五章 传统医药学
第六章 医学科学研究
第七章 精神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第一节 鸦片烟毒的铲除
第二节 对性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治疗和预防
第三节 开展精神疾病的综合治疗和社区精神病防治工作
第四节 经济发展对精神卫生的影响
第五节 精神病学的最近发展
第八章 药品和医疗器械
第九章 国际医学合作与交流
第十章 中国红十字会
第十一章 展望
第十二编 体育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古代体育
第二节 近代体育
第三节 当代体育
第二章 广泛开展的群众体育运动
第一节 长期坚持的职工体育
第二节 农民积极走上运动场
第三节 具有光荣传统的军队体育
第四节 国民体育的基础——学校体育
第五节 日益受到重视的妇女和幼儿体育
第六节 愈来愈兴旺的老年人体育
第七节 备受关怀的伤残人体育
第三章 民族传统体育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瑰宝——武术
第二节 丰富多彩的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第四章 努力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乒乓球
排球
足球
篮球
羽毛球和其他球类
田径
举重
体操和技巧
水上运动
冰雪运动
棋类与桥牌
登山运动
航空、无线电运动与赛车
射击、射箭与击剑
第五章 体育机构、队伍和设施器材
第一节 体育组织机构
第二节 体育队伍
第三节 体育设施和器材
第六章 国际体育交流
第一节 开展国际体育交往
第二节 参加新兴力量运动会
第三节 承办国际比赛
第四节 恢复与发展同国际奥委会等国际体育组织的关系
第五节 开创国际体育新局面
第六节 国际体育技术合作
第七章 展望
第十三编 文学艺术
第一章 古代和近代文学
第一节 发展概况
第二节 基本特征
第三节 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交流
第二章 现代、当代文学
第三章 戏剧
第四章 电影
第一节 历史的回顾
第二节 曲折的道路
第三节 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第五章 美术
第一节 雕刻与绘画
第二节 书法
第六章 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
第一节 建筑艺术
一 古代建筑的特点
二 古代建筑的类型
第二节 工艺美术
一 古代工艺美术
二 现代工艺美术
三 工艺美术科研、教育与国际交流
第七章 音乐
第八章 舞蹈艺术
第一节 悠久灿烂的古代舞蹈文化
第二节 植根于人民生活中的民间舞蹈
第三节 新中国的专业舞蹈艺术
第九章 曲艺
第十章 杂技
第十四编 文化设施
第一章 文物保护设施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节 历史文化名城
第四节 革命遗址和革命纪念建筑物
第二章 博物馆、革命纪念馆和纪念碑
第一节 博物馆
一 概述
二 博物馆类型
第二节 革命纪念馆、纪念碑
一 革命纪念馆
二 主要纪念碑
第三章 图书馆
第一节 历史的回顾
第二节 新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第三节 全国图书馆体系
公共图书馆
高等学校图书馆
科研图书馆与专业图书馆
工会图书馆
第四节 现代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
第五节 图书馆的服务工作
第六节 图书馆的干部培训
第四章 档案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几种不同类型的档案馆
中央档案馆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
中国照片档案馆
中国现代文学馆
辽宁省档案馆
四川省档案馆
广东省档案馆
西藏自治区历史档案馆
上海市档案馆
南京市档案馆
苏州市档案馆
江苏省吴江县档案馆
孔府档案馆
第三节 档案专业的教育与科研
第四节 国际交流
第十五编 新闻、广播、电视与出版
第一章 报纸与通讯社
第一节 报纸
第二节 通讯社
第二章 广播与电视
第一节 广播
一 对国内广播
二 对国外广播
第二节 电视
第三节 广播电视艺术团体
第四节 音像和文字出版事业
第五节 国际友好交往
第六节 广播、电视的组织体制
第三章 图书、期刊
第一节 图书
第二节 期刊
第三节 印刷技术
第四节 发行业务
第五节 出版行政机关和群众团体
第十六编 民族
第一章 民族分布
第一节 民族人口的不平衡
第二节 人口密度
第三节 民族分布特点
第二章 各族人民共同开发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第一节 中国古代各民族历史的发展
第二节 近代以来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
第三章 1949年前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形态
第一节 封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
第二节 封建农奴制
第三节 奴隶制
第四节 原始公社制残余
第五节 与经济形态相适应的政治制度
第四章 语言文字
第一节 民族语言
一 汉藏语系
二 阿尔泰语系
三 南亚语系
四 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
五 印欧语系
第二节 民族文字
一 非字母文字
二 字母文字
第五章 宗教信仰
第六章 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
第一节 天文历法
第二节 医药
第三节 重要科技文献和历史文献
第四节 建筑艺术
第五节 石窟艺术和崖画
第六节 手工艺品
第七节 音乐舞蹈
第八节 诗歌、戏剧、小说
第九节 传统体育运动
第七章 风俗习惯
第一节 服饰
第二节 饮食
第三节 居住
第四节 交通工具
第五节 婚姻家庭
恋爱
婚俗
家庭
第六节 丧葬
土葬
火葬
树葬
野葬
天葬
水葬
塔葬
第七节 节日娱乐
第八章 新中国的民族政策
第一节 民族平等政策
第二节 民族团结政策
第三节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第四节 社会改革政策
第五节 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
第六节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
第七节 团结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政策
第九章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成就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十章 展望
第十七编 宗教信仰
第一章 各民族宗教信仰概述
第一节 流行较广的四大宗教
一 佛教
二 道教
三 伊斯兰教
四 基督教
第二节 汉民族历史上的多神崇拜和少数民族的原始宗教
一 汉民族历史上的多神崇拜
二 少数民族传统的原始宗教
第二章 新中国的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
附:宗教研究机构
第十八编 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
第一章 中国的外交政策
第一节 坚持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宗旨
第二节 维护世界和平是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
第三节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第四节 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是中国外交政策的立足点
第五节 实行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第二章 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一节 中国同亚洲国家关系
一 中国同东亚国家关系
二 中国同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关系
三 中国同西亚国家关系
第二节 中国同欧洲国家关系
一 中国同苏联关系
二 中国同东欧国家关系
三 中国同西欧国家关系
第三节 中国同美洲国家关系
一 中国同美国关系
二 中国同加拿大关系
三 中国同拉丁美洲国家关系
第四节 中国同非洲国家关系
一 中国同北非国家关系
二 中国同中、西部非洲国家关系
三 中国同东、南部非洲国家关系
四 中国对非洲政策的特点
五 中国与非洲国家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
第五节 中国同南太平洋国家关系
一 中国同澳大利亚关系
二 中国同新西兰关系
三 中国同南太平洋其他国家关系
第六节 中国同联合国关系
第七节 中国在裁军问题上的主张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同外国党的关系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在处理同外国政党关系中的原则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同外国政党发展关系的出发点
第十九编 侨务
第一章 海外华侨、华人概述
第一节 华侨源远流长
推论
传说与史实
唐山·唐人
哥伦布·麦哲伦·契约华工
第二节 中国人出国及定居国外的原因、性质
出国原因
性质:和平的移民
第三节 海外华人对居住国的贡献
一 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化的传播者
二 勤劳的开荒者
三 活跃城乡经济的小商小贩
四 当地的民族工商业者
五 可贵的智力资源
第四节 历史上华侨与中国的相互关系
一 历史上中国政府对待华侨的态度
二 历史上华侨对祖国的态度
第二章 侨务政策
第一节 国外侨务政策
一 终止双重国籍
二 外籍华人
三 华侨
第二节 国内侨务政策
一 对华侨的保护与照顾
二 对归侨、侨眷的保护与照顾
第三章 有关华侨的机构
第一节 侨务机构
一 人大华侨委员会
二 政协华侨委员会
三 侨务办公室
四 归国华侨联合会
第二节 专门为华侨、归侨、侨眷服务的其他机构
一 中国旅行社
二 中国新闻社
三 报刊
四 学校
五 商店
六 法律服务机构
第三节 华侨、华人问题研究机构
一 华侨历史学会
二 华侨问题研究会
三 华侨问题研究所、室、组
第二十编 一国两制 统一祖国
第一章 香港将在1997年交还中国
第一节 香港问题的由来
第二节 中国政府关于解决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第三节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和中国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
第四节 通过谈判和平解决香港问题的意义
第二章 澳门问题通过谈判已获解决
第一节 澳门问题的由来
第二节 中国政府关于解决澳门问题的基本立场
第三节 中葡谈判经过和中国对澳门的基本方针政策
第四节 通过谈判和平解决澳门问题的意义
第三章 台湾同祖国大陆的统一一定要实现
第一节 台湾问题的由来
第二节 和平统一前景的出现
第三节 通过两党谈判,实现和平统一
第四节 和平统一的主要障碍
第五节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附录
一 1949~1988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二 中国历史纪年简表
三 纪年·干支·生肖·历法·节气
四 中国的节日
五 中国的食品
六 中国的邮票
七 计量单位表
八 中国几个主要地区的气温、雨量、日照表
九 北京和世界各大城市时间差表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