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资讯 > 社内动态>社内动态详情

《中国道统论》出版研讨会在京召开

发布日期:2022-01-18 15:28


2022年1月1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组织召开的《中国道统论》出版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研究单位的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



《中国道统论》(全二册,80万字)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对“道统”重新进行审视,扩充其内涵,赋予其新义,用一种全新的叙事方式诠释中国道统。主旨是探讨中国传统思想的现代意义,通过梳理中国传统思想发展的脉络,试图读出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图谱,从而为当代思想文化构建引来源头活水。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编辑魏长宝在致辞中认为,《中国道统论》视野宏大,征引宏富,对以道统为核心的中华文明主要学术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尤其是注重讲清楚古代学术思想与中国近现代主流思想的传承关系,对我们如何理解、如何讲述中国学术思想史、中国哲学史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启迪。




《中国道统论》作者蔡晓先生在主旨发言中说明了撰写该书的宗旨,对如何梳理中国学术思想史、如何运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构建新的话语体系、有中国文化特征的思维方式、中西两种不同类型的社会理论等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阐述。他认为,站在新的历史方位,迫使我们重新思考一个问题:中国是什么?中国文明或中国文化是什么?这样的思考既不同于五四时期的全盘否定,也不同于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中的从西方后现代主义寻找知音,而是如何建立与当下和今后中国相适应的新话语体系,要能说清楚“我是谁、我为什么行、怎样行”,这是一个宏大又极为复杂的工程。但如果我们不想走西方文化所设定的路径,就必须完成这项工程。其中首先要做的工作是对2000多年来的中国学术思想进行系统梳理,看看我们民族文化走过一个怎样的心路历程。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朱良志先生认为,《中国道统论》超越儒家正统观念,寻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不是归于某种正统,不是归于不可改的天不变、道不变,而是我们中华民族活的文化精神,是内在的一种思维结构,是三千年来绵延不绝的思想主流,是中国人的存在之道、生命价值,中国文化内在精神义脉,因而具有强烈的关注现实的眼光以及经世致用的关怀。同时,该书以极为开放的眼光,超越中西文化的纠结,对中西文明的相关论述,不是反对西方文化、哲学、思想、宗教等等观念,而是对其进行了非常细腻的分析,对其优长进行了启发性的剖析。



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编委会主任、《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总编辑丁以绣在发言中认为,《中国道统论》完成了历史溯源问题,体大精深,论述透彻,充满了时代气息,回答了许多理论问题和中国道统发展的走向问题,推动中国道统理论研究开创新局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同时该书语言平实流畅,引人入胜,做到了理论性、学术性、专业性、普及性的高度统一,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读本。



中国人民大学肖群忠教授认为,一个真正的时代的思考者,一定要为了这个时代而立言,《中国道统论》用中国的话语讲了中国的问题,探讨了决定中华民族思维方式的最根本的观念,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与强烈的实践关怀,提出诸多学术新见,并具有中西比较的视野与亲和流畅的文风。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章伟文教授认为,《中国道统论》追寻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思想,对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优秀文化进行凝练和梳理,构成了中国道统论的一个方法论。这样一个方法论实际上显示了恢弘的学术气度,因而既有历史的厚度,又有思维的深度,还有高屋建瓴的恢弘气度。同时该书不仅仅重视生命问题的探讨,更强调要把一个书斋里面的学问变成在我们社会生活当中实践的学问。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研究室副主任、中华孔子学会副秘书长任蜜林研究员认为,《中国道统论》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该书所讲的道统不是传统儒家的道统,而是从中国文化大背景下讲中国的道统,这就打破了古代儒释道各讲自己谱系的弊端。同时,作者力图破除用西方的话语体系、西方的理论体系来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这归因于作者对于中国道统的立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道统论》对于当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对于探讨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智慧都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王茵主持。



站在新时代回望历史,这是一个寻根的过程。《中国道统论》对中国道统的思考,深化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关切中国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其重要价值在于为新时代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提供了坚实的学术理论支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