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突文明交流论坛——中国式现代化与国际出版合作新机遇”在突尼斯举办
突尼斯当地时间4月26日上午,“中突文明交流论坛——中国式现代化与国际出版合作新机遇”在卡拉姆国际展览中心成功举办。中共中央宣传部进出口管理局局长张泽辉,突尼斯高教部国际司司长马立克·卡什拉夫,突尼斯国际书展主席穆罕默德·萨拉赫·卡德里,阿盟教科文组织国际事务负责人奈斯琳·葛奈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突尼斯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万黎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志坚作主旨演讲。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席张小锋,突尼斯迦太基大学校长纳迪娅·马祖吉作开幕演讲。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李红文主持以上环节。
论坛主题发言环节,复旦大学资深教授葛剑雄,伊拉克翻译家、第十三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获奖人阿巴斯·卡迪米,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康震,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教授、原埃及驻华使馆文化参赞乌梅麦·迦尼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南南合作”议题进行了发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黄慧主持该环节。
论坛专题讨论环节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刘欣路主持,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总编辑芮宏,突尼斯出版商联盟主席穆罕默德·里亚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赵剑英,以及突尼斯迦太基大学高等语言学院院长希沙姆·马斯欧迪围绕“中阿人文交流与出版合作”议题进行了发言。
赵剑英社长在发言中讲到,中华文明5000年源远流长,突尼斯迦太基文明历史悠久,加强中突两国和中华文明与阿拉伯文明间的交流互鉴,是民心相通和促进两国在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合作的重要基础。
赵剑英说,双方合作虽然刚刚起步,但前景广阔。下一步,我们将着重加强对中国历史与中华文明成果的推介与传播,同时,重点聚焦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成就与经验,包括减贫、新型工业化、社会治理、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将其转化为适合阿拉伯国家读者的知识产品。
赵剑英说,出版人是联结作者与读者,达成中外跨文化理解的桥梁。一方面,在内容生产维度,应引导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建立“对象国意识”,另一方面,在内容转换维度,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也要具备“本土化意识”。此外,人工智能翻译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也能够极大赋能中阿图书合作,中突双方可在技术与人文结合方面开展合作,利用AI辅助翻译提升效率,同时要加强人工审校确保准确性,将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折扣”降到最低,实现知识与文化的有效传播与交流。社科出版社还正在不断探索外文数据库的开发,开发互动式电子书和配套视频讲座,增强读者参与感,提升传播效果。
会后,赵剑英社长会见了突尼斯出版商联盟主席穆罕默德·里亚德,就进一步加强中阿人文与出版合作进行了交流。
相关资讯
more- 舒伟:“童话”被矮化,童话文学理论建设迫在眉睫
- 剑桥中国史
- 第六批《中国社会科学博士后文库》 征稿函
- 科研经费管理 少检查多服务
- 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6年招聘启事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公开招聘启事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实习生招聘公告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关于招募社科书评人的通知
- 两部经典国学读本出版
- 分享生命奇迹的励志奇书
- 阅读中国 献礼华诞
- 《中央苏区研究丛书》首发式在南昌举行
- 中国外交甲子纪事
- 《剑桥中国史》出版史
- 《通往奴役之路》走上畅销路
- 《马洪文集》出版发行仪式在京举行
- 十二卷本《马洪文集》出版发行
- 《任继愈宗教论集》出版 追思先生治学风范
- 百年论先贤 贡院话翰林